中国反“饥”战:
数据告诉你粮食危机为什么不会到来
The data tells you why the food crisis won't come
千百年来,“填饱肚子”的朴素愿望始终激励着人类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竭力避免粮食危机,但饥饿的阴霾仍在历史的天空中挥之不去。
上世纪的饥荒杀死了7000万至8000万人,据观察,严重的粮食危机容易发生在经济较为落后、自然灾害频发、社会治理失当的地区。
经济水平决定了粮食消费能力,一旦粮荒发生,粮价上涨,缺少外汇储备的国家和缺少储蓄的人民将最先受到波及;以长时间旱灾为主的自然灾害使农作物减产,大范围自然灾害袭击粮食主产区时甚至可能将区域性粮食短缺升级为全球性粮食危机;社会治理失当可能造成国家范围内物价失控、缺乏救济、社会动荡等,加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以史为鉴,每当发生区域性的“天灾人祸”,人们对于粮食危机的担忧总会格外强烈。而2020恰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从东非蝗灾到澳大利亚山火,从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和阿富汗的洪涝,到智利、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干旱,加上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4月以来12个国家已宣布或启动部分粮食出口限制的举措,其中包括第三大稻米出口国越南。一方面,国际形势会影响我国粮食状况,另一方面,我国上半年频发的洪涝、风雹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也对农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出于对“粮荒”的恐惧,国内流言迭起,出现了民众抢粮囤粮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预测,在“十四五”(2021年—2025年)期末,中国有可能出现1.3亿吨左右的粮食缺口,其中谷物(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缺口约为2500万吨。联合国最新发布的《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今年的疫情会让全球饥饿人口增加1.3亿,这可能是五十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粮荒会伴随疫情而到来吗?粮食危机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种植结构合理
中国既是人口大国又是产粮大国,用世界上7%的耕种面积养活了近18%的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以来,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从播种面积来看,2000-2018年间各种主要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比例相对稳定,谷物播种面积有所提升。合理安排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体现出中国政府科学有效的农业治理。
粮食生产空间差异大,具有区域集约化趋势
虽然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但我国的粮食生产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差异,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粮食集约化生产能够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粮食单产,促进专业化生产,但也面临着更大的集中受灾、运输损耗等风险。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测算,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等产后环节损失量每年在700亿斤以上,接近粮食大省吉林全年粮食产量。
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增强,粮食受灾成灾损失降低
集约产粮除了增加粮食省际流通带来的损耗外,当粮食主产区面临自然灾害时,较小范围的粮食减产也可能带来全国性的重大粮食损失。
我国的粮食主要产地大部分位于季风区,气候不稳定,几乎每年都要灾损大量粮食。受灾面积指因灾减1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成灾面积是指受灾面积中,因灾减产3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灾,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从2000—2018年的粮食受灾成灾面积数据来看,我国水旱灾害频发,近一半的受灾粮食产区在受灾时都达到了成灾标准,即减产3成以上。
为此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000—2018年,各类受灾成灾面积总体降低,成灾面积的占比也有了显著下降,我国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逐渐增强。
粮食连年丰收,口粮自给有所保障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呈波浪型上升的趋势。谷物、蔬菜自产量高、占比大,契合了我国“保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政策。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对于豆类的播种和收获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耕地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气候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于大豆第一出口国美国来说并不具有优势。
大豆严重依赖进口,国产粮食结构具有改进空间
当前, 中国每年大豆的进口量占世界大豆进口量的一半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的80%以上的大豆依赖进口,这些大豆大部分用于制造饲料和作为加工原料,是饮食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2000年—2018年主要粮食进口量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对大豆的进口需求远超对其他粮食的进口需求。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小,产量少,大豆原料依赖进口,直接影响了国内大豆产业链的发展,也影响了粮食安全。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国际范围内的粮食危机出现,进口大豆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国内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的价格和消费。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量,在2016年前后,我国控制部分重要农产品进口,平衡农产品自给率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果。
打好反“饥”战
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的反“饥”战,是一场持久战。
虽然短期内粮食充足,
但粮食产业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从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和消费,
只有每个公民都参与“饭碗保卫战”,
饥饿的阴霾才能真正消散……
结语
后疫情时代下,社会生产力不断地恢复和提升。我国粮食种植生产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日益增强。粮食危机,对于我国而言终将不会发生,百姓也并不需要恐慌和大规模囤积粮食。
数据表明,我国的粮食种植稳中有升,种植结构日益集约化;口粮种植和储存足以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增强,粮食受灾成灾损失降低。综上所述,粮食危机不会发生,中国也不惧粮食反“饥”战。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节约粮食,响应“光盘行动”,让每一粒粮食都充分发挥出价值。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3—2015年调查,我国餐饮年均食物浪费量约为1700—1800万吨,浪费的粮食可供应3000万—5000万人食用一年。最新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已达3500万吨左右,接近统计当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作为社会一员,推动粮食节约的有效方式就是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粮食浪费,提高粮食的利用率。
随着“光盘行动”的推广,社会对于“节约粮食”的共识日益增强。“大胃王”吃播整治,“N—1”点餐,“光盘”奖励等一系列举措在各地纷纷落地推广。无论形式如何,节约粮食需要树立社会爱惜粮食的意识,从每一顿饭做起,减少粮食浪费。
粮食仓储运输管理水平不足,科学种植储运成为趋势
2
粮食从种植到端上百姓的餐桌,经历了种植收割,加工储运等环节。粮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浪费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解决。来自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几乎相当于四川省2019年全年的粮食产量。数据测算,南方水稻每公顷浪费675千克粮食。粮食储存方面,农民个体储存缺乏相关的技术和规范,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超2000万吨;而国有粮仓的管理水平差异导致一年约750吨粮食的耗损。
科学种植和储运,已成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新增长点。收割机性能提升和收割人员的技术提升,能够提高粮食收割的效率;包装和运输的流程优化,将减少粮食在运输途中的浪费;技术性保护和精准化监控粮仓则有效降低粮食变质的可能,减少粮食浪费。
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供应平稳有序
3
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全国耕地面积达13488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700多万公顷。我国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300多万公顷,严守12000万公顷耕地红线,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虽然我国严格保护耕地的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人口的大量增长还是使耕地负载逐年加大。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使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10年—2017年耕地净减少780多万亩。此外,耕地的质量也令人担忧,不少耕地由于使用不当而退化、污染。我国近年来的粮食增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政策的扶持和先进机械的使用,在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欢呼时,不应该忽视优质耕地不足、近年来耕地面积缩小的隐忧。
耕地资源保护需要得到更高的重视,坚持《土地管理法》确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引入耕地保护的社会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才能节约利用和科学使用耕地。